2018年4月29日 星期日

臺南市政府啟動水交社「桂子山」修繕開發計畫

臺南市政府啟動水交社「桂子山」修繕開發計畫

四月25日臺南市政府工務局,會同水交社文化學會,勘查水交社「桂子山」,除瞭解桂子山現況,並聽取本學會的修繕開發意見。
民國92年起,水交社工作室時代,即辦座談會,發表文憲,引伸桂子山的歷史意義,價值,不遺餘力,這是台南市最高山丘。
其中,電話班,防空洞,馬班長,民國44年日環蝕全球最佳觀看點,美國地理學會都有派專家紀錄,中央社一張舊照片3000元,台灣只有兩張彌足珍貴。
桂子山是時間的見證,山不在大小,有仙則靈,可稱水交社的聖山。
今日,除硬體開發,更可從文創着手,打造新特色,面貌。大家一起來加油,努力!

2018年4月7日 星期六

認養古蹟:宜開放民間採行多元模式

認養古蹟:宜開放民間採行多元模式
中華日報 社論 2018.03.18

 具有百餘年歷史的彰化鹿港郊商許志湖故居「太岳之胤」,年久失修,經逾半後代子孫同意提報為歷史建築,最近並有台灣小鎮文化協會出面認養,維護環境整潔,俟走完全部程序後,爭取文化部補助修繕,減輕所有權人負擔。認養古蹟確是值得採行的做法,尚需各方更努力配合,才能踵事增華更見成果。
 台灣各地的古蹟及歷史建築等文化資產,提報審查修復都有一定程序,往往緩不濟急,即使地震受損需要緊急修護,也得依照程序進行,絲毫馬虎不得。台南市前年○二○六大地震,共有四十三處古蹟歷史建築受損,至今才完成逾半整修,國定古蹟孔廟明倫堂右前方傾斜的清代古碑,仍以木材支撐,未能扶正。
 其他未受地震影響的古蹟歷史建築,就要看造化了。以水交社文化園區八棟將校宿舍為例,民國九十三年指定為古蹟,附近眷舍逐一清空,但古蹟無人管理,時遭莫名祝融肆虐,屋內檜木構件亦遭宵小盜盡,景況淒涼,直到前年九月才動工整修,今年底才能完成。比水交社早一年公告為古蹟的北區王姓大宗祠,也因年久失修,閉門多時,至今還無法展開維修。
 如此漫長的待修過程,讓關心文化資產人士心焦不已。台灣小鎮文化協會認養暫定古蹟許志湖故居「太岳之胤」,的確令人眼睛一亮,但此事能成局卻是機緣湊巧,首先,它的產權固然複雜,但都是同姓後代,近八成均有共識,同意提報為歷史建築;而且,發動認養者也是許姓後裔,讓認養一事減少許多阻力。惟在待修期間,周邊環境清潔、建築物加固等管理維護工作,由民間單位進行,仍屬看守性質,卻是文資保存較新的模式。
 前文化部長龍應台任內曾呼籲民間企業認養文化資產,但她的「認養」是指借中小企業力量修護古蹟,以濟政府經費之不足,與彰化縣的做法迥不相同。
 其實這在台南市不乏其例,神農街古蹟金華府、中正路總趕宮,都有廟方出資的紀錄;今年一月,海安路水仙宮也宣告修護完成,其中廟方擔任業主,並出資一成約二百多萬元,只是尚未見到財力雄厚的財團出資的例子。反而是彰化鹿港龍山寺毀於九二一大震,寶成企業集團出資相助,足足花了兩億多元,終於完成。
 另外一種認養方式更為特殊。位在台北市美術館旁的古蹟圓山別莊,之前委託民間人士陳國慈經營管理,達十二年之久。她是全台第一位以個人身分,認養公有古蹟的例子,不但負責維修,還舉辦活動,台北市府兩度邀她認養古蹟,作為社區博物館。前年她乾脆買下迪化街二○七號的歷史建築廣和堂藥舖,整修之後以「迪化二○七博物館」之名重新開張。
 認養古蹟歷史建築是值得推動的方向,不論是臨時性的看守或是民間財力的發揮作用,各地不同的作法各具優點,政府宜加斟酌,因地制宜,讓文化資產獲得最理想的保護。
 http://www.cdns.com.tw/news.php?n_id=16&nc_id=219113
Powered By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