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市政府啟動水交社「桂子山」修繕開發計畫
四月25日臺南市政府工務局,會同水交社文化學會,勘查水交社「桂子山」,除瞭解桂子山現況,並聽取本學會的修繕開發意見。
民國92年起,水交社工作室時代,即辦座談會,發表文憲,引伸桂子山的歷史意義,價值,不遺餘力,這是台南市最高山丘。
其中,電話班,防空洞,馬班長,民國44年日環蝕全球最佳觀看點,美國地理學會都有派專家紀錄,中央社一張舊照片3000元,台灣只有兩張彌足珍貴。
桂子山是時間的見證,山不在大小,有仙則靈,可稱水交社的聖山。
今日,除硬體開發,更可從文創着手,打造新特色,面貌。大家一起來加油,努力!
2018年4月29日 星期日
2018年4月7日 星期六
認養古蹟:宜開放民間採行多元模式
認養古蹟:宜開放民間採行多元模式
中華日報 社論 2018.03.18
具有百餘年歷史的彰化鹿港郊商許志湖故居「太岳之胤」,年久失修,經逾半後代子孫同意提報為歷史建築,最近並有台灣小鎮文化協會出面認養,維護環境整潔,俟走完全部程序後,爭取文化部補助修繕,減輕所有權人負擔。認養古蹟確是值得採行的做法,尚需各方更努力配合,才能踵事增華更見成果。
台灣各地的古蹟及歷史建築等文化資產,提報審查修復都有一定程序,往往緩不濟急,即使地震受損需要緊急修護,也得依照程序進行,絲毫馬虎不得。台南市前年○二○六大地震,共有四十三處古蹟歷史建築受損,至今才完成逾半整修,國定古蹟孔廟明倫堂右前方傾斜的清代古碑,仍以木材支撐,未能扶正。
其他未受地震影響的古蹟歷史建築,就要看造化了。以水交社文化園區八棟將校宿舍為例,民國九十三年指定為古蹟,附近眷舍逐一清空,但古蹟無人管理,時遭莫名祝融肆虐,屋內檜木構件亦遭宵小盜盡,景況淒涼,直到前年九月才動工整修,今年底才能完成。比水交社早一年公告為古蹟的北區王姓大宗祠,也因年久失修,閉門多時,至今還無法展開維修。
如此漫長的待修過程,讓關心文化資產人士心焦不已。台灣小鎮文化協會認養暫定古蹟許志湖故居「太岳之胤」,的確令人眼睛一亮,但此事能成局卻是機緣湊巧,首先,它的產權固然複雜,但都是同姓後代,近八成均有共識,同意提報為歷史建築;而且,發動認養者也是許姓後裔,讓認養一事減少許多阻力。惟在待修期間,周邊環境清潔、建築物加固等管理維護工作,由民間單位進行,仍屬看守性質,卻是文資保存較新的模式。
前文化部長龍應台任內曾呼籲民間企業認養文化資產,但她的「認養」是指借中小企業力量修護古蹟,以濟政府經費之不足,與彰化縣的做法迥不相同。
其實這在台南市不乏其例,神農街古蹟金華府、中正路總趕宮,都有廟方出資的紀錄;今年一月,海安路水仙宮也宣告修護完成,其中廟方擔任業主,並出資一成約二百多萬元,只是尚未見到財力雄厚的財團出資的例子。反而是彰化鹿港龍山寺毀於九二一大震,寶成企業集團出資相助,足足花了兩億多元,終於完成。
另外一種認養方式更為特殊。位在台北市美術館旁的古蹟圓山別莊,之前委託民間人士陳國慈經營管理,達十二年之久。她是全台第一位以個人身分,認養公有古蹟的例子,不但負責維修,還舉辦活動,台北市府兩度邀她認養古蹟,作為社區博物館。前年她乾脆買下迪化街二○七號的歷史建築廣和堂藥舖,整修之後以「迪化二○七博物館」之名重新開張。
認養古蹟歷史建築是值得推動的方向,不論是臨時性的看守或是民間財力的發揮作用,各地不同的作法各具優點,政府宜加斟酌,因地制宜,讓文化資產獲得最理想的保護。
http://www.cdns.com.tw/news.php?n_id=16&nc_id=219113
中華日報 社論 2018.03.18
具有百餘年歷史的彰化鹿港郊商許志湖故居「太岳之胤」,年久失修,經逾半後代子孫同意提報為歷史建築,最近並有台灣小鎮文化協會出面認養,維護環境整潔,俟走完全部程序後,爭取文化部補助修繕,減輕所有權人負擔。認養古蹟確是值得採行的做法,尚需各方更努力配合,才能踵事增華更見成果。
台灣各地的古蹟及歷史建築等文化資產,提報審查修復都有一定程序,往往緩不濟急,即使地震受損需要緊急修護,也得依照程序進行,絲毫馬虎不得。台南市前年○二○六大地震,共有四十三處古蹟歷史建築受損,至今才完成逾半整修,國定古蹟孔廟明倫堂右前方傾斜的清代古碑,仍以木材支撐,未能扶正。
其他未受地震影響的古蹟歷史建築,就要看造化了。以水交社文化園區八棟將校宿舍為例,民國九十三年指定為古蹟,附近眷舍逐一清空,但古蹟無人管理,時遭莫名祝融肆虐,屋內檜木構件亦遭宵小盜盡,景況淒涼,直到前年九月才動工整修,今年底才能完成。比水交社早一年公告為古蹟的北區王姓大宗祠,也因年久失修,閉門多時,至今還無法展開維修。
如此漫長的待修過程,讓關心文化資產人士心焦不已。台灣小鎮文化協會認養暫定古蹟許志湖故居「太岳之胤」,的確令人眼睛一亮,但此事能成局卻是機緣湊巧,首先,它的產權固然複雜,但都是同姓後代,近八成均有共識,同意提報為歷史建築;而且,發動認養者也是許姓後裔,讓認養一事減少許多阻力。惟在待修期間,周邊環境清潔、建築物加固等管理維護工作,由民間單位進行,仍屬看守性質,卻是文資保存較新的模式。
前文化部長龍應台任內曾呼籲民間企業認養文化資產,但她的「認養」是指借中小企業力量修護古蹟,以濟政府經費之不足,與彰化縣的做法迥不相同。
其實這在台南市不乏其例,神農街古蹟金華府、中正路總趕宮,都有廟方出資的紀錄;今年一月,海安路水仙宮也宣告修護完成,其中廟方擔任業主,並出資一成約二百多萬元,只是尚未見到財力雄厚的財團出資的例子。反而是彰化鹿港龍山寺毀於九二一大震,寶成企業集團出資相助,足足花了兩億多元,終於完成。
另外一種認養方式更為特殊。位在台北市美術館旁的古蹟圓山別莊,之前委託民間人士陳國慈經營管理,達十二年之久。她是全台第一位以個人身分,認養公有古蹟的例子,不但負責維修,還舉辦活動,台北市府兩度邀她認養古蹟,作為社區博物館。前年她乾脆買下迪化街二○七號的歷史建築廣和堂藥舖,整修之後以「迪化二○七博物館」之名重新開張。
認養古蹟歷史建築是值得推動的方向,不論是臨時性的看守或是民間財力的發揮作用,各地不同的作法各具優點,政府宜加斟酌,因地制宜,讓文化資產獲得最理想的保護。
http://www.cdns.com.tw/news.php?n_id=16&nc_id=219113
2018年1月22日 星期一
水交社地景光合計畫展覽揭幕
水交社地景光合計畫展覽揭幕
中華日報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2018-01-20
繼水交社文化園區「光之教堂」點燈後,共感地景創作團隊進一步推出「城市潛綠體|水交社地景光合計畫」,並於昨日上午在水交社工藝聚落舉行宣傳記者會,活動現場完整展現六座採集器及三座地景裝置,每座裝置皆與來自不同領域的藝術家合作舉辦展覽,成為園區的新亮點。
台南市文化局表示,水交社承載著豐富的生態與人文歷史,因位處府城南郊,清代曾為府城先人風水寶地,其後又陸續疊合日據時期乃至戰後的兩種空軍與眷村文化,是個充滿故事的地方。
本次創作團隊的策展理念,即將此一場域想像為一個生產複合文化能量的「葉綠體」,透過對水交社的歷史、文化、檔案、痕跡、能量、資訊、記憶、故事的採集,促使其產生「光合作用」,進而啟動市民大眾對城市與文化生活的多種想像與運轉能量。
文化局表示,「城市潛綠體|水交社地景光合計畫」將不只是一檔展覽的呈現,後續更規劃了「眷村餘味|回憶豆腐香腸」、「包裹的記憶」手抄紙、「水交社觀察健行」走踏等六場免費工作坊及五場地景音樂會,團隊計畫將民眾參與工作坊的成果持續研究並運用於展覽,與地方記憶更加扣合。
「城市潛綠體|水交社地景光合計畫」展覽自即日起展出至六月三十日,三月二日前的每天下午五點半至晚上九時還有夜間點燈。至於工作坊則是每月舉辦一次,於每場次開始前十四日開放報名,相關訊息將公布於......(詳情請看中華日報)
http://www.cdns.com.tw/news.php?n_id=1&nc_id=209469
中華日報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2018-01-20
繼水交社文化園區「光之教堂」點燈後,共感地景創作團隊進一步推出「城市潛綠體|水交社地景光合計畫」,並於昨日上午在水交社工藝聚落舉行宣傳記者會,活動現場完整展現六座採集器及三座地景裝置,每座裝置皆與來自不同領域的藝術家合作舉辦展覽,成為園區的新亮點。
台南市文化局表示,水交社承載著豐富的生態與人文歷史,因位處府城南郊,清代曾為府城先人風水寶地,其後又陸續疊合日據時期乃至戰後的兩種空軍與眷村文化,是個充滿故事的地方。
本次創作團隊的策展理念,即將此一場域想像為一個生產複合文化能量的「葉綠體」,透過對水交社的歷史、文化、檔案、痕跡、能量、資訊、記憶、故事的採集,促使其產生「光合作用」,進而啟動市民大眾對城市與文化生活的多種想像與運轉能量。
文化局表示,「城市潛綠體|水交社地景光合計畫」將不只是一檔展覽的呈現,後續更規劃了「眷村餘味|回憶豆腐香腸」、「包裹的記憶」手抄紙、「水交社觀察健行」走踏等六場免費工作坊及五場地景音樂會,團隊計畫將民眾參與工作坊的成果持續研究並運用於展覽,與地方記憶更加扣合。
「城市潛綠體|水交社地景光合計畫」展覽自即日起展出至六月三十日,三月二日前的每天下午五點半至晚上九時還有夜間點燈。至於工作坊則是每月舉辦一次,於每場次開始前十四日開放報名,相關訊息將公布於......(詳情請看中華日報)
http://www.cdns.com.tw/news.php?n_id=1&nc_id=209469
2018年1月19日 星期五
城市潛綠體-水交社地景光合計畫開幕
各位水交社鄉親、好友,及志工夥伴們:
1.文化局訂於1月20日(本周六)上午10時(請於9:45入場),於水交社工藝聚落辦理「城市潛綠體-水交社地景光合計畫」開幕記者會,敬邀各位蒞臨指導。
2.當天下午一點半至四點半(13:30~16:30),會舉行戶外音樂會(音樂會需要志工幫忙擺放椅子,以及收拾椅子)。歡迎大家一起來參加喔!
1.文化局訂於1月20日(本周六)上午10時(請於9:45入場),於水交社工藝聚落辦理「城市潛綠體-水交社地景光合計畫」開幕記者會,敬邀各位蒞臨指導。
2.當天下午一點半至四點半(13:30~16:30),會舉行戶外音樂會(音樂會需要志工幫忙擺放椅子,以及收拾椅子)。歡迎大家一起來參加喔!
2018年1月5日 星期五
水交社戲劇故事創作工作坊工作計畫執行成果
水交社戲劇故事創作工作坊執行成果
水交社舊居民志工與南大師生透過戲劇工作坊分享社區中難忘的歌曲或事件
水交社舊居民/志工與大學生做「口述歷史」訪談
社區中家族變遷歷史,與最難忘之議題或記憶故事與人物;並參與戲劇工作坊分享記憶中的眷村物件或場景地方以及社區地圖繪製
2017年 12月10日(日)
南大學生與水交社舊居民/志工共同分享「讀劇」呈現發表會並進行交流討論
水交社舊居民志工與南大師生透過戲劇工作坊分享社區中難忘的歌曲或事件
水交社舊居民/志工與大學生做「口述歷史」訪談
社區中家族變遷歷史,與最難忘之議題或記憶故事與人物;並參與戲劇工作坊分享記憶中的眷村物件或場景地方以及社區地圖繪製
2017年 12月10日(日)
南大學生與水交社舊居民/志工共同分享「讀劇」呈現發表會並進行交流討論
2017年12月27日 星期三
NARA美國國家檔案館藏臺灣資料選譯出版
美國國家檔案館藏臺灣資料選譯(1942-1960)
- 作者/編者: 陳怡宏總編輯、臺南市水交社文化學會編譯
- 本書為本館臺灣史料集成涉外關係資料彙編(一)
- 選譯臺灣關鍵年代之美國國家檔案所藏臺灣資料,共計9篇,
- 並附16頁彩圖,選錄收錄文件之圖片,時間起迄為1942-1960年,主題分為3大類,
- 首先為二戰時期臺灣資料,收錄美軍空襲臺灣任務報告1篇,2篇則為戰情分析報告。
- 其次,收錄接收前後相關資料,美國探討占領及接收臺灣政策規劃報告及計畫共3篇,1篇則為戰後美國戰略情報單位訪談臺灣政治人物撰寫而成報告。
- 最後選錄美援時期資料。1篇為1952年懷特工程顧問公司撰寫之臺灣工業發展,1篇則為美國新聞處委託進行之臺灣民眾對於美援態度的調查。
- 臺南市水交社文化學會編譯
- 出版年月: 2017-11
- 出版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ISBN/ISSN: 978-986-05-4328-5
- GPN: 1010602208
- 定價:NT$.500元
本書為本館臺灣史料集成涉外關係資料彙編(一)
選譯臺灣關鍵年代之美國國家檔案所藏臺灣資料,共計9篇,並附16頁彩圖,選錄收錄文件之圖片,時間起迄為1942-1960年,主題分為3大類,首先為二戰時期臺灣資料,收錄美軍空襲臺灣任務報告1篇,2篇則為戰情分析報告。其次,收錄接收前後相關資料,美國探討占領及接收臺灣政策規劃報告及計畫共3篇,1篇則為戰後美國戰略情報單位訪談臺灣政治人物撰寫而成報告。最後選錄美援時期資料。1篇為1952年懷特工程顧問公司撰寫之臺灣工業發展,1篇則為美國新聞處委託進行之臺灣民眾對於美援態度的調查。
2017年12月23日 星期六
水交社《光之教堂》裝置藝術點燈
水交社《光之教堂》裝置藝術點燈
中華日報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水交社文化園區預計明年底完工,文化局昨日於水交社工藝聚落推出高達九公尺高的《光之教堂》大型裝置藝術及耶誕點燈活動,希望為園區增添藝術風。
文化局指出,水交社承載著豐富的生態與人文歷史,從過往至今刻劃者每一代人們的記憶,以許多不同風采展現在世人眼前,希望透過活動,讓未來擁有許多想像。除大型藝術,也安排光表演,另有具在地味的眷村時代老歌傳唱,吸引許多人前往欣賞。
這座以木構鋼材打造的大型戶外裝置《光之教堂》與星空相互輝映,視覺效果相當壯觀,其實文化局原先邀請於華山文創園區展出、深獲好評的《高第實驗場》移展,然原創者場勘後,配合水交社地域特色,重新打造一座《光之教堂》,可說是原作品的耶誕限定超級加強版。
另在水交社同步推出「城市浮洲2.0─地景採集計畫」,於水交社公園內放置六座以「視角-歷史-地理-體感-關係」五項構築而成的《城市浮洲》,銜接起場址的歷史、文化與生態;每座浮洲與不同領域藝術家合作,集結水交社元素在地生根,開展出屬於每座浮洲的眷村故事,漫步在聚落廊道間,花架上有著由雲語藝術工作室創作的琉璃燈飾,微光透過玻璃泡泡,散發星光熠熠之感,映照夜空繁星點點,也呼應水交社空軍住民遨翔天空情致。點燈將至明年二月二十日,每日下午五時三十分至九時亮燈,歡迎前往。
https://www.facebook.com/tainan.sjs/posts/1335049733306830
中華日報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水交社文化園區預計明年底完工,文化局昨日於水交社工藝聚落推出高達九公尺高的《光之教堂》大型裝置藝術及耶誕點燈活動,希望為園區增添藝術風。
文化局指出,水交社承載著豐富的生態與人文歷史,從過往至今刻劃者每一代人們的記憶,以許多不同風采展現在世人眼前,希望透過活動,讓未來擁有許多想像。除大型藝術,也安排光表演,另有具在地味的眷村時代老歌傳唱,吸引許多人前往欣賞。
這座以木構鋼材打造的大型戶外裝置《光之教堂》與星空相互輝映,視覺效果相當壯觀,其實文化局原先邀請於華山文創園區展出、深獲好評的《高第實驗場》移展,然原創者場勘後,配合水交社地域特色,重新打造一座《光之教堂》,可說是原作品的耶誕限定超級加強版。
另在水交社同步推出「城市浮洲2.0─地景採集計畫」,於水交社公園內放置六座以「視角-歷史-地理-體感-關係」五項構築而成的《城市浮洲》,銜接起場址的歷史、文化與生態;每座浮洲與不同領域藝術家合作,集結水交社元素在地生根,開展出屬於每座浮洲的眷村故事,漫步在聚落廊道間,花架上有著由雲語藝術工作室創作的琉璃燈飾,微光透過玻璃泡泡,散發星光熠熠之感,映照夜空繁星點點,也呼應水交社空軍住民遨翔天空情致。點燈將至明年二月二十日,每日下午五時三十分至九時亮燈,歡迎前往。
https://www.facebook.com/tainan.sjs/posts/1335049733306830
2017年10月14日 星期六
2018水交社工藝聚落進駐計畫
【2018水交社工藝聚落進駐計畫】
#第二期進駐計畫
徵選活動即將開跑 🔜🔜🔜
✔ 開放可進行工藝創作之團體或個人申請
✔ 文化局提供免費空間(水電費自付)
【進駐說明會】
⏰ 時間:106年10月5日 上午10時
📍 地點:台南市水交社文化學會
(台南市南區興中街67號)
會中將詳細說明進駐計畫內容及進駐後的權利義務
歡迎有興趣進駐工藝聚落的團隊及個人踴躍參與 👋
相關問題請電洽:06-7228488台南市 文化局 饒小姐
#第二期進駐計畫
徵選活動即將開跑 🔜🔜🔜
✔ 開放可進行工藝創作之團體或個人申請
✔ 文化局提供免費空間(水電費自付)
【進駐說明會】
⏰ 時間:106年10月5日 上午10時
📍 地點:台南市水交社文化學會
(台南市南區興中街67號)
會中將詳細說明進駐計畫內容及進駐後的權利義務
歡迎有興趣進駐工藝聚落的團隊及個人踴躍參與 👋
相關問題請電洽:06-7228488台南市 文化局 饒小姐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