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救古墓「照」過來 榔頭敲槨惹議論 (自由時報 ,中華日報)
更新日期:2009/05/28 08:49
〔記者蔡文居/台南報導〕市府文化處昨天舉辦「水交社古墓群搶救說明會」,文資協會公布一張首度曝光的「搶救」照片,只見工作人員拿著榔頭敲打墓槨,被質疑到底是在考古還是盜墓?
該照片曝光後引起譁然,與會的官員及專家個個當場傻眼,出席的文資協會監事林景璘質疑,考古有需在槨上拿榔頭敲打嗎?令人懷疑是否有人闖入盜墓。
市議員蔡旺全則要求文化處應報警查明到底是工作人員還是盜墓者。搶救計畫主持人盧泰康則承認圖中人員是工作人員,強調該墓槨是已遭怪手破壞了,工作人員是在進行後續搶救。他說,若只看圖說話,他也不知該說什麼,現在大家說的已愈描愈黑了。
昨天與會的人員,除了少數幾位主張開發建設為重外,與會者包括議員、里長、文史工作者及水交社自治會、原住戶,均一面倒要求保存水交社的珍貴遺產,或建博物館保存。
林景璘並批評文化處慢半拍,古墓群發現迄今已半年,還無法確定是那個年代的古墓,要求不要再拖了,要如何保存趕快定案。文化處長許耿修則說,因外界爭議大,才要聽取大家的意見,未來可能結合水交社文化園區,思考是否規劃建博物館。
----- Original Message -----
搶救水交社古墓 異見多 [中 華 日 報]
文觀處昨天召開水交社出土墓葬群及出土文物清查暨搶救說明會,傾聽各界意見;會中文史界公布南藝大團隊對待古墓的粗糙做法,台上官員及民意代表轉頭觀看。(記者黃微芬攝) 記者黃微芬∕南市報導 市府文化觀光處廿七日召開水交社出土墓葬群及出土文物清查暨搶救說明會,與會文史界人士保存聲四起,並質疑市府對古墓「疑似遺址」身分未依法處理,甚至做法粗糙,有如「盜墓」一般;但也有人根本就否定該處墓群的歷史性,如果沒有先證明墓群年代就喊著要保存,「以後會很難看」。 水交社古代墓葬群是在今年元月進行重劃區施工被發現,文觀處在邀遺址古物審議委員小組現場會勘後,便在南藝大文博學院支援的下,由中央研究院李匡悌副研究員及該校盧泰康助理教授進駐監測,並就已出土文物進行清查整理,引起各方關注。 特別是在墓群是否為「遺址」的認定及「疑似遺址」的處理上,文史界強烈質疑南藝大團隊手法粗糙,昨天現場就公布了一張團隊成員拿著大鐵釘及鐵槌猛敲古墓的照片,一點也不像考古的專業,反倒像在「盜墓」;即使目前還無法認定該墓群具有列「遺址」的價值,起碼也要依「遺址監管保護辦法」規定,謹慎處理。 先前已就古墓群向總統府、行政院等中央單位陳情的台南社大晁瑞光,昨天在會中也表達了社大主張現地保存的立場,並建議現地規劃博物館,留給後代子孫作歷史的見證。 反對現地保存的居民質疑保存的方法有很多,不一定非得留在現地不可,何況在水交社眷戶搬走後,附近只剩下三十多戶,如果不速處理古墓,只怕會引來宵小盜挖,造成居民安全疑慮;觀光協會理事長尤鎰鋒更說,目前都墓群的年代還沒證明確屬明清時代就說要保存,如果將來發現只是日治,只怕會「很難看」,何況在他看來,安平的公墓才是全市最早最有歷史的古墓。 2009/05/27 23:05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