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14日 星期日

雷虎小組首任領隊周石麟 百歲高齡辭世

雷虎小組首任領隊周石麟 百歲高齡辭世

空軍雷虎小組創始領隊、前空軍副總司令周石麟中將日前以百歲高齡過世。周石麟當年是空軍第一批噴射戰鬥機飛行員,還自行編組隊員練習特技表演,並且多次出國演出,奠定日後雷虎小組名聞中外的基礎。(李人岳報導)

空軍雷虎小組創始領隊、前空軍副總司令周石麟中將,於3月29日過世,4月15日將在台北第二殯儀館舉行告別式。周石麟生於民國13年,抗戰末期投入空軍官校第13期,成為第一批送往美國學習飛行的學生,回國後隸屬「飛虎將軍」陳納德所指揮的「中美空軍混合團」參加抗戰最後時期的反攻作戰;政府遷台後又成為空軍第一批接受F-84G噴射戰鬥機換裝訓練的種子教官,擔任空軍第1中隊隊長時編組隊員練習編隊特技課目,民國43年814空軍節首度公開演出,後來正式定名空軍雷虎特技小組。
周石麟領導雷虎小組期間,曾經在43年和45年間3次率隊飛往菲律賓演出,獲得美軍和盟國肯定,奠定日後雷虎小組出訪美國、越南等地名聞中外的基礎。823砲戰期間,周石麟擔任第六大隊大隊長,指揮偵察機偵照、監控對岸共軍動態,當時兩岸多次空戰都肇因於共軍對我方偵察機的攔截行動。日後周石麟歷任空軍總部作戰署長、政戰主任,在空軍副總司令任內退役。

據軍方將領透露,周石麟晚年雖以高齡90多歲,但仍思慮敏捷、口語清晰有力,不過作風低調不太談論軍中和雷虎小組的往事。

圖片:民國45年12月2日,周石麟(左2)率空軍特技小組成員,由空軍總司令王叔銘授旗定名雷虎小組
雷虎小組創始領隊 百歲高齡辭世

雷虎小組首任領隊周石麟 百歲高齡辭世
 http://www.bcc.com.tw/newsView.3287003

2019年2月6日 星期三

開啟民俗一扇門

開啟民俗一扇門(中華日報2019/01/31)

 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節慶,節慶開啟民俗的一扇門。
 古老的中國傳說,有一種野獸稱為「夕」,在每年最冷的一天的夜晚,挨家挨戶的找人吃,它一年出來一次,又稱「年獸」,這個夜晚稱「除夕」。相傳年獸怕紅色、火光與巨響,所以這天夜晚每家都在門框貼上紅色的紙,單貼紅紙還不夠,還寫上吉祥的字,寫上字還不夠,為發揮中文的特殊功能,這些字句簡潔、押韻,成對句,寫上字的紅紙稱「春聯」。後蜀的「新年納餘慶,佳節號長春」是中國最早的一幅春聯。除夕夜十二點,家家戶戶都燃放鞭炮。《荊楚歲時記》記載:「正月一日,雞鳴而起。先於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惡鬼。」炮竹有驅魔的意思。大約唐代,人們把火藥裝在竹筒裡點燃,發出爆炸聲,紙發明之後,又用紙卷代替竹筒,形成和現在一樣的鞭炮。
 相傳黃帝、蚩尤大戰後,蚩尤族兵敗,逃難時,不易攜帶牲口與糧食,有人想到把肉類先醃後熏,不僅容易攜帶,且便於保存,這就是臘肉,是當時的戰時口糧;演變到過年時,醃製臘肉。傳說春秋時代時,吳國大夫伍子胥,被吳王夫差賜劍自刎而死。伍子胥死前囑咐親信:「我死後,如果國家有難,民眾缺糧,你們到象門城牆挖地三尺,就可以得到食糧。」伍子胥死後,越王勾踐舉兵包圍吳國都城,伍子胥的親信想起他生前的囑咐,到象門向地下挖三尺,挖到伍子胥以江米粉蒸製後壓製成的「城磚」,解決他們「吃」的問題,以後,每逢過年,當地人家都蒸製像城磚樣的米糕,紀念伍子胥,稱「年糕」,取諧音,有「年年高升」的意味。
 除夕晚上,為躲避年獸以及安全,大家圍在一吃年夜飯,這是家庭聚會,這餐飯稱「團圓飯」,這天天氣很冷,都要燒火爐,大家圍在火爐邊吃飯,所以又稱「圍爐」。第二天早上,鄰居彼此探望,互道「恭喜」。
 佛教界相傳,有一次,釋迦摩尼佛的十大弟子之一的阿難問佛陀:「請問阿那律前世有何因緣,使他今世能夠有如此的天眼?」佛陀回答:「阿那律曾是盜賊,他到佛塔中去,想盜取財物。他來到佛塔時,看到燈火快熄滅,趕緊以劍將燈蕊撥正,重新點亮燈火,他看著燈火,心想,別人願意拿物品來供佛,我怎能偷盜呢?因此,就放下偷盜的念頭離去。」「燈」是光明與智慧的表徵,《菩薩藏經》中說:「燃點十千燈明,以懺滅眾罪業。」既然平安度過年關,那麼,到寺廟點光明燈,祈求平安與智慧吧!光明燈又稱平安燈。東漢的王充在《論衡‧譋時篇》寫著:「太歲,歲月之神;用罰為害,動靜殊致,非天從歲月神意之道也。」太歲是占星學中,與歲星相對的虛擬星體;歲星即木星。以往到寺廟、道壇迎請太歲符回家,在正廳安奉太歲神位,晨昏供奉一年。現代工商社會步調繁忙,於是,農曆年前後,前往寺廟祭拜、安奉,求平安,付一筆香油錢,由寺廟代勞吧!所以,點光明燈後,同時安太歲,祈求這一年的平安。
 早年住在崇誨新村,現在的崇誨國宅,大年初一,村子裡萬頭攢動,狹窄的巷道裡,人來人往,「恭喜」之聲不絕於耳,我跟著爸媽在村子裡拜年,整個村子繞一圈後,我兩邊衣褲的口袋鼓鼓的,塞滿了糖果,手上拿著橘子,媽媽在客廳桌上放了兩個綜合菓盤,一個盤子裡放著各式的糖果,一個放著橘子,送給拜年的人吃;搬到水交社後,大年初一,電話一通又一通,大家用電話拜年,水交社的巷道空蕩蕩的,看不到人影,在電話裡才可以聽到「恭喜」之聲,媽媽照樣準備兩個綜合菓盤,似乎不這樣就少了年味,沒有人來拜年,糖果都是自己吃;現在大年初一,大家出去旅遊,沒有人拜年,聽不到「恭喜」的聲音,也不必準備菓盤了。
 每年進入十二月,媽媽開始準備年菜,除夕下午媽媽待在廚房做年夜飯;晚上,擺好飯菜,媽媽從廚房出來,拿著一杯葡萄酒,祝大家歲歲平安。現在,大家普遍到餐廳訂購年菜,進入十二月,每家餐廳都打出年菜的廣告,除夕傍晚,妻叫孩子到餐廳拿年菜,兩位孩子騎著兩輛摩托車出去,很快地拿回來一袋袋的年菜。
 其實,春節是早年農業社會,在秋天收穫後,人們祭祀農神、祭天與祭祖的節慶,感謝老天今年的賜予,它標示一個時期的結束,王安石《元日》:「爆竹聲中一歲除」,同時也是一個時期的開端,對新一年的期待,所以祈求來年風調雨順、無災無禍、收成興旺,有感恩與祈求的意味。立春前一天,在大東門外舉行迎春禮,大東門外廣場放著一頭彩色塗裝的春牛與編織芒神,即掌管各種生命生長的神,牧童負責放牧,有時泛指牧童;政府官員穿上正式官服,以柳枝象徵牛鞭,鞭春牛農耕,而後將春牛迎進城,兒童爭相摸牛耳祈福,所以大東門稱迎春門,大東門外廣場稱春牛埔。
 民間傳說以歷史人物與歷史事件為基礎,加上民眾集體的想像力,匯編成民間故事,它是民眾集體智慧的創作,它融合歷史與文學,是藝術化的歷史,年節民眾演出這段歷史,民眾是演員也是觀眾。
 《舊約創世紀》記載,上帝教導猶太人,將羔羊的血塗在門框與門楣上,又記載:「這血是你們所住的房屋的記號,我一見這血,就越過你們而去。」又教導猶太人吃無酵餅與點燈,因為燈火能帶來光明。紅色的門框與點燈,與中華民族的習俗有幾分神似。
 基督教認為,每天都是上帝賜予的,只要依據《聖經》的教導生活,每天都是好日子,所以,基督教以聖詩讚美神。每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太平境教會都有跨年音樂會,由台南大學音樂系鄭芳靖老師主持,她彈管風琴,莊嚴的樂聲在教堂裡迴盪,陪伴大家渡過這個晚上,午夜十二點,在洪亮的鐘聲中,樂聲停止,打開燈光,大家起立,互道恭喜,鄭芳靖老師帶領全體演出人員到台前,向會眾鞠躬,這一年過去,新的一年到來了。 節慶開啟民俗的一扇門,有人觀看民俗,有人演出歷史,這是藝術化的歷史。(文、攝影/蕭文 /2019-01-31)

眷村年貨大街開幕 推行動支付

2019眷村年貨大街開幕 推行動支付
 中華日報 記者陳銀全/台南報導 2019-01-18

 農曆春節將至,北區長榮新城管理委員會,從十八至廿日,在社區中庭,舉辦年貨大街活動,供民眾購買眷村口味的年菜,如臘肉等,今年還結合一家電子商務公司,推出行動支付,消費者透過手機,就能線上支付,方便民眾。
 包括市議員許至椿、開元里長翁明樹、長勝里長吳澐晏、後備指揮部指揮官王之聖及長榮新城管理委員會主委王家奉等人,十八日上午舉行開幕儀式,活動中邀請樂隊演出,還有舞蹈表演。
 王家奉表示,今年年貨大街,還結合國軍人才招募,且此次的攤位,比往年多,希望提供更多眷村口味的年菜,供民眾採買,包括臘肉、獅子頭、大餅、香腸等,讓民眾利用春節前採買。
 王家奉說,此次結合一家電子商務公司推出行動支付,消費者只要在設有QR-code的攤位,掃描後,就可輸入金額消費,不用帶太多現金,這也是未來的消費趨勢,希望讓更多的年輕人,陪著家人,到年貨大街購買,也歡迎民眾於十八至廿日每天上午九時至下午五時前往購買。 記者陳銀全/台南報導


 年節腳步逼近,一年一度的南區特色眷村年貨大街,將於二十三至二十七日每日上午九時至晚上八時在水交社園區熱鬧展開,此次共有八十個攤位共襄盛舉,集合來自大江南北的眷村美食,歡迎民眾前往採買,過一個豐富的美食好年。 
 此次年貨大街由明德里辦公處及明德社區發展協會舉辦,推出多樣應景年貨及深富眷村特色的美食。昨包括南區區長朱棟、明德里長陳瑞華、明德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陳齡梅及地方民代共同推薦。
 里長陳瑞華表示,水交社眷村美食家喻戶曉,各式各樣美食,包括山東大餅、涼粉、水餃、獅子頭、臘腸、果凍花等,滿足民眾採買傳統年貨需求。除美食外,屆時現場也提供春聯揮毫、大地彩繪塗鴉等周邊活動,明德社區志工也將在現場推出「呷粿好過年、呷粿春家伙」,手作紅龜粿DIY活動,讓大小朋友共同體驗懷舊,共同享受古早年味氛圍。
 區長朱棟表示,南區眷村美食年貨大街經營多年來,打出良好口碑,許多民眾殷切期待,屆時也邀請多個團體進行表演,有歌唱、舞蹈、音樂等,歡迎民眾前來感受濃厚的在地特色美食,保證讓你不虛此行、滿載而歸。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北區年貨大街開幕 推行動支付(2019/01/18)

2019年1月1日 星期二

2019水交社文化園區文化志工招募


【水交社文化園區文化志工招募】 
                  歡迎您加入我們的行列

報名受理期間:自公告日起至1080115日止。

招募對象、名額:
(
) 對歷史、文化或志願服務有興趣者。
(
) 文化志工:年滿20歲以上;預計招募50人。
(
) 服務地點:臺南市水交社文化園區。
(
) 服務時間:週三至周日,上午9點至下午5點。

報名資格:
(
)能依排定時間到館服務者。
(
)對志工服務具有奉獻及服務熱誠、遵守志工倫理者,並能嚴守服勤時間,具責任心。
(
)每週至少服務一次(每次至少為3小時以上) ;整年度服務不低於72小時 (每月基本時數6小時以上)
(
)加入志工隊服務期間至少一年(不含見習期間),並能參加年度各項培訓或活動者。
(
)其他特殊情形經本園區認定者。

招募工作內容:
(
)展演組:園區展覽館值勤及導覽解說,協助展演活動佈、卸展。
(
)行政組:協助辦理志工研習及成長組訓、會議記錄整理、志工各類資料建檔、攝影、及機動服務。
(
)活動組:協助各組活動支援及本中心與志工隊民眾諮詢、活動報到導引、秩序維持。

 簡章及報名表下載:https://drive.google.com/open… 

沒有自動替代文字。

2018年12月28日 星期五

慶祝台南空小創校70週年紀念

《慶祝台南空小創校70週年紀念》
107/12/8(六)志開實小校慶,暨台南空小(志開國小)創校70週年紀念活動。 歡迎校友們共襄盛舉!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7ef9rDP9PrWu4cyE8z62VuEpv8tUqibv/view?usp=drivesdk — 覺得開心。


水交社地景音樂會

【誕.水交社地景音樂會】
A Merry Birth: Landscape Concert in Shuijaoshe
◎時間:12/23(日)16:00-18:00
◎地點:水交社工藝聚落(水交社公園)
◎表演者:野漫劇場+王昭華+Tuesday Night+音樂三重奏
◎費用:免費參加

耶誕前夕的一切的一切,都像是野漫著野漫的劇場。用鋼琴、小提琴、台語詩和Tuesday Night的心情,來唱出那不被祝福的愛情。
※野漫劇場※
樂手:大恭
歌手:Summer Hsu
舞者:君君
野漫劇場主要透過世界音樂、吟唱、舞蹈與環境空間來創作演出,除了劇場創作之外,也嘗試與不同音樂家和歌手跨界合作,此次特別邀請創作歌手Summer與野漫共同演出,期待在現場樂手、歌者與舞者和觀眾的相互激盪下,讓肢體、聲音在每個當下盡情創造、實驗、真誠對話與交流。
※王昭華※
王昭華,以台文寫生活隨想、寫詩寫歌的創作者。曾獲2011年台灣文學獎台語散文金典獎。2017年電影《大佛普拉斯》片尾曲〈有 無〉填詞人。生長於屏東潮州,曾於淡水生活二十四年,目前定居高雄。2006年發行首張個人台語創作專輯《一》,至今未見《二》。音樂跟著文字走,「『唱的』比『講的』好聽」,自在彈唱自己的母語,抒發生活觀察與感觸。聖誕前夕的下午,很高興與你共度。
※Tuesday Night※
來自熱情南台灣高雄的「Tuesday Night」是由主唱夏天、鍵盤手家欣、鼓手東東、貝斯手鎮中以及吉他手阿昇所組成。樂團前身為2016年成立的「女孩與大叔」,曾於2017年6月在高雄建軍跨域基地舉辦演唱會,打響名聲,由於團員微幅異動,因此於2018年正式改名為「Tuesday Night」。利用每週二晚上練團的「Tuesday Night」,音樂表現風格以輕搖滾為主~
※音樂三重奏※
鋼琴:陳怡靜
小提琴:洪寅洲
大提琴:施宇綺
本次音樂會特別為聽眾準備多首耳熟能詳的音樂作品,有歐洲音樂語彙的古典小品、熱情洋溢的拉丁探戈、風華絕代百樂門樂曲、以及動人溫暖的台灣歌謠。讓蒞臨水交社園區朋友們,在臨近耶誕佳節的午後,乘著音樂的翅膀,聆聽一場多元樂曲的音樂饗宴。
指導單位: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主辦單位: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協辦單位:臺南市水交社文化學會
執行單位:共感地景創作〡ArchiBlur Lab



沒有自動替代文字。


沒有自動替代文字。

圖像裡可能有1 人

圖像裡可能有一或多人和大家坐著





食物擺設故事工作坊

【12/23 工作坊報名】
一、活動名稱:用食物擺設故事工作坊
二、活動時間:12/23(日)13:00-16:00
三、活動地點:水交社工藝聚落F-3棟
四、講師:
(一)程仁珮/當代藝術家
程仁珮,創作形式多以「參與式藝術」進行,經由訪談搜集日常口述歷史,從「生態環境」與「人文議題」兩方面研究「飲食文化」在當今時代裡的姿態。
(二)林正偉/當代藝術家
林正偉,作品多以日常現成物、遺跡、公共物件、廢棄物等,利用魔術的概念,並結合錄像、機械、行為和裝置重新引發物件本身的另一種意圖,討論的議題經常與政治、環境、歷史、集體記憶有關。
五、活動內容:
每種食物的呈現方式包都含著各樣的意義與感情,即使食材相同,也因不同的盛裝器具、擺放位置、物件搭配都能訴說不同的故事。 工作坊嘗試將個人物件與周邊飲食和限地採集的素材結合,藉由探索水交社周邊的飲食文化 ,一起來推演當地歷史與文化的變動,並重組詮釋出對應個人情感記憶的當代食物擺盤設計。
飲食與回憶
擺盤設計
餐桌風景
食物攝影
六、參與對象:一般大眾,15人為限。
七、材料費:免費
八、報名期間:即日起至12/20(四)下午5時,額滿即截止報名。
九、報名方式:
本活動採網路報名(額滿即截止報名),每位報名者須分別填列表單,報名網址:
https://goo.gl/forms/TDZErHrGvLc6Yy1x2
錄取名單將於12月21日(星期五)上午10時公告於:
「水交社文化園區-臺南市政府文化局」臉書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Shuijiaoshe/
十、注意事項:
1. 請參與工作坊民眾攜帶物件:至少一個具有回憶的「杯﹑碗﹑碟」。
2. 園區無飲水設備,請自行攜帶飲用水。
十一、活動聯絡人:
文化園區管理科 饒小姐 (06)7228488
email─kaori@mail.tainan.gov.tw
欲取消報名者,請來電或來信告知。
指導單位: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主辦單位: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協辦單位:臺南市水交社文化學會
執行單位:共感地景創作〡ArchiBlur Lab



沒有自動替代文字。
圖像裡可能有文字





水交社文化園區文化志工招募

【水交社文化園區文化志工招募】
歡迎您加入我們的行列

報名受理期間:自公告日起至108年01月15日止。
招募對象、名額:
(一) 對歷史、文化或志願服務有興趣者。
(二) 文化志工:年滿20歲以上;預計招募50人。
(三) 服務地點:臺南市水交社文化園區。
(四) 服務時間:週三至周日,上午9點至下午5點。
報名資格:
(一)能依排定時間到館服務者。
(二)對志工服務具有奉獻及服務熱誠、遵守志工倫理者,並能嚴守服勤時間,具責任心。
(三)每週至少服務一次(每次至少為3小時以上) ;整年度服務不低於72小時 (每月基本時數6小時以上) 。
(四)加入志工隊服務期間至少一年(不含見習期間),並能參加年度各項培訓或活動者。
(五)其他特殊情形經本園區認定者。
招募工作內容:
(一)展演組:園區展覽館值勤及導覽解說,協助展演活動佈、卸展。
(二)行政組:協助辦理志工研習及成長組訓、會議記錄整理、志工各類資料建檔、攝影、及機動服務。
(三)活動組:協助各組活動支援及本中心與志工隊民眾諮詢、活動報到導引、秩序維持。
簡章及報名表下載:https://drive.google.com/open… 

沒有自動替代文字。
Powered By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