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28日 星期三

台南市地重劃委員會決議水交社段34地號與水交社32、33、35地號合併標售提高售價

台南市市地重劃委員會第一次會議
市府19日召開市地重劃委員會第一次會議,針對水交社重劃區抵費地水交社段34地號與市有地併售,提高售價、水交社重劃區內抵費地標售底價重訂、新營區新東市地、本淵寮、第十期及十一期安順及第十二期土城市地重劃區及麻豆國中西側市地重劃區內國中段35地號抵費地標售價重訂等四案做出決議。為提高標售價,委員會決議水交社段34地號將與市有地水交社32、33、35地號合併標售,因合併後4筆土地區位方整,四面臨路,有利土地價值提升。另水交社重劃區內8米巷道,現行都市計畫規定二旁規劃各需留設1.5米人行道,致使路寬僅餘5米且單向通行,為便利通行,委員會決議請都市發展局重新研議,是否取消留設1.5米人行道規定,以恢復原8米設計。

水交社重劃區內抵費地共8筆,其中水交社14及15地號,委員會決議合併標售,以提高售價;新營區新東市地等重劃區因履次流標,副市長林欽榮提出創新做法,他建議將這些土地先依評議後標售單價標售,如仍未標售出去,則請地政局向委員會提專案報告,並另研議以容積移轉方式,取得現金回至平均地權基金,再由基金出資將未標售出去的土地綠美化,做為公園綠地;麻豆國中西側市地重劃區國中段35地號,因臨路條件及區位甚好,委員會決議提高原標售底價,再行公開標售。

水交社重劃區內34地號抵費地標售底價,已於去年第一次市地重劃委員會審議通過。為提高投標意願及標售價格,委員會決議將臨近水交社路與大成路的水交社32、33及35三塊市有地,與34地號合併標售。合併後區位方正,有利提高出售機會。另,市議會關切水交社重劃區內8米巷道,因道路二旁各規劃1.5米寬人行道,使路寬縮減為5米,且單向通行,恐有礙交通便利。委員會促請都市發展局研議,是否取消留設1.5米人行道規定,以恢復原8米寬巷道,並改為雙向通行。

水交社重劃區內待標售的抵費地共有8筆,其中水交社14及15地號用地,委員會決議將水交社14及15號用地合併標售,以提高售價。新營新東、本淵寮、第十期及第十一期安順及第十二期土城市地重劃區,共計26筆抵費地,歷經多次公開標售,仍無法售出。委員會請地政局先依評議後標售單價標售,如仍未售出,再向委員會提專案報告,並另研議以容積移轉方式換取現金回至平均地權基金,再由基金出資將未售出的抵費地進行綠美化,做為公園綠地使用。

麻豆國中西側市地重劃區國中段35地號,因土地面積形狀方正且區位佳,委員會決議提高標售價,再行公開標售。

新聞聯絡人: 新聞及國際關係處 王建凱 299-1111 # 8836  臺南市政府全球資訊網

2011年12月5日 星期一

孫莉 長笛獨奏會 ∼浪漫與現代的激盪∼

孫莉長笛獨奏會 2011/12/24  
 孫莉出生於台南水交社,曾就讀水交社幼稚園,及志開國小三年級,之後考入永福國小音樂班,畢業於永福國小和大成國中音樂班。參加全國高中音樂班甄試,名列前茅錄取省立台南女中音樂班,因業師莊清霖老師鼓勵,赴奧地利維也納留學。就讀維也納國立音樂暨表演藝術大學(Universität für Musik und darstellende Kunst Wien),師事Werner Tripp1997年以特優成績取得第一階段文憑(等同學士學位),再以兩年時間完成三年碩士課程,1999獲得評審一致通過最高榮譽獎畢業。2003年進入同校博士班就讀,論文研究題目為「中國笛子之西流影響」,現任教於台南應用科技大學音樂系。
本次音樂會以浪漫樂派和現代樂派曲目為主,皆是聽眾耳熟能詳的旋律,曲子充分發揮長笛精湛的技巧和豐富的表現,歡迎各位前來聆聽,共度一個美好的午後。
孫莉 長笛獨奏會 ∼浪漫與現代的激盪∼
鋼琴伴奏:陳芝羽
2011年1224日星期六 14:00時 [免費入場]
國立臺南大學雅音樓音樂廳
台南市中西區樹林街二段33
孫莉與長笛網站 http://sunandflute.wordpress.com    
E-Mail sunli.flutist@gmail.com 
孫莉長笛獨奏會jpg


2011年11月26日 星期六

戀戀水交社 百年棗樹情

戀戀水交社 百年棗樹繫黃絲帶
http://www.cdns.com.tw/20111127/news/ncxw/T90046002011112616191319.htm

 南區荔宅里昨在水交社舉辦「戀戀水交社棗樹情」為棗樹繫黃絲帶活動,希望一起保護老棗樹。(記者陳銀全攝)
中華新聞網 記者陳銀全報導
南區荔宅里為保存水交社內一棵百年棗樹,廿六日在棗樹生長處,舉辦「二○一一戀戀水交社棗樹情」活動,和里民一起為棗樹繫上黃絲帶,荔宅里長張英表示,希望大家一起保護它,讓它快樂成長。
水交社老棗樹,位於原荔宅里興中街一百卅四巷一號庭裡,樹形宛如小型盆栽的放大版,相當有特色,是目前水交社綠帶的獨特景觀。樹齡,估計約百年。
昨日上午,不少民眾就前往,一起為棗樹祈福,包括市議員林美燕、南區區長劉啟崇等人,均到場參加。大家除了繫上黃絲帶,並在祈福卡寫上「希望棗樹快樂生長」等,更有民眾寫下「戀戀棗安」,希望每天和棗樹道早安,祈求它一直存活,不被破壞。
張英指出,水交社內眷舍已拆除並進行市地重劃,幸好當初保留老棗樹,讓它得以存活至今。日前棗樹綻放白色花朵已結實累累,就像一位母親等待家人返鄉的思念 情懷。舉辦這次活動,除了希望藉此喚起水交社眷村的回憶,也呼籲民眾,由於棗樹樹齡已久,希望民眾發揮公德心,好好呵護
........(詳情請看中華日報)

2011/11/26 16:19

2011年11月16日 星期三

戀戀棗安----念念棗樹情2011/11/26 08:00

戀戀棗安 本(11)月26日,星期(六) 08:00~10:00時,於水交社路與興昌街路口,荔宅里張英里長;邀請水交社老鄰居原住戶,暨空小校友,參加念念棗樹情活動,歡迎參加!

ps:請來電(06)2630249告知出生年月日 身份證號 電話 以便保險。
email:  alice280613@yahoo.com.tw

2011年11月9日 星期三

台南市水交社50年棗樹 樹形如盆栽

水交社50年棗樹 樹形如盆栽 
 http://www.cdns.com.tw/20111109/news/nsxw/T90046002011102717593181.htm

 南區水交社內一棵棗樹,樹形漂亮,宛如放大般的盆景。(記者陳銀全攝)
中華新聞網  記者 陳銀全報導
南區水交社內一棵棗樹,樹齡至今超過五十年,整個樹木形狀,更宛如是盆栽的放大版,相當好看,荔宅里長張英表示,未來將好好保護該樹,成為水交社內醒目的樹木。
一般老樹在市區常見,不過棗樹能存活這麼久,相當難得,張英指出,水交社尚未拆除前,該樹為一里民所種,後來移居美國,接著居住者也沒將其砍除,因而保留至今,估計約有五十年樹齡。
該棵棗樹樹形更是漂亮,橫向生長的樹枝,有如喜愛盆栽者刻意修剪而成,張英說,雖然水交社內的眷舍已經拆除並進行市地重劃,幸當初保留該棗樹,讓它得以保留至今。
且棗樹目前綻放白色花朵更讓人喜愛,張英說,希望能好好照顧該棵棗樹,等果子成熟後,用它來做成一道美味的養生菜餚。
張英說,由於棗樹樹齡已久,未來會加強保護,並希望設置較矮的圍籬,讓大家可以欣賞該棵棗樹,也希望民眾發揮公德心,不要任意破壞,讓它好好成長。甚至未來也將結合其他單位,為棗樹舉辦活動,使其成為水交社內特有的樹木
.....(詳情請看中華日報) 
2011/10/27 17:59
水交社眷村文化官網
官網網址:http://www.sjs.org.tw
水交社眷村文化網誌
日誌網址:http://blog.sjs.org.tw
台南空軍子弟學校校友會
校友會誌:http://school.sjs.org.tw

2011年10月29日 星期六

寶島一村衛武營戶外公演 6000人觀賞

寶島一村戶外公演 6000人觀賞
   
知名舞台劇「寶島一村」昨晚在衛武營舉辦首次大型戶外公演,劇中講述早期眷村生活點滴。 (記者黃志源攝)

〔記者王榮祥/高雄報導〕知名舞台劇「寶島一村」昨晚在高雄市衛武營舉辦首次大型戶外公演,吸引爆滿觀眾到場,演員逗趣演出、加上精心設計的舞台效果,讓台下觀眾充分領教戲劇魅力,也感受到早期眷村生活的樂趣。
寶 島一村由表演工作坊策劃,賴聲川與王偉忠擔綱編劇與導演,講述早期眷村生活點滴,九十七年十二月首度在國家戲劇院演出即獲熱烈回響,適逢建國百年,文建會 策劃百年藝文系列活動,邀請寶島一村首度移師衛武營,且以戶外公演(免費)形式進行,要讓更多民眾有機會欣賞優質戲劇。
主辦單位晚間六時 許開場,準備的四千多張椅子很快就被坐滿,部分晚到民眾仍願坐在草地上或站在觀眾席周圍,就是為欣賞舞台上精湛演出,粗估現場民眾超過六千人;台上演員也 沒讓觀眾失望,頻頻以流暢的幽默對話、豐富的肢體語言串起戲劇張力,進而凸顯演出主軸,帶領大家一同回顧眷村生活過往,寶島一村今晚還有一場,有興趣民眾 可把握.....(詳情請看自由時報)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1/new/oct/29/today-south15.htm  

《寶島一村》 世界巡演105場,首度戶外大型公演!
2011年10月28至29日 高雄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盛大登場!

http://pwshop.com/performance_mainland.php
2008年12月5日,【表演工作坊】在臺北國家戲劇院推出年度大戲《寶島一村》,獲得熱烈迴響,在臺灣各地巡迴演出且不斷加演,在媒體和網路引爆 許多對於該劇主題「眷村記憶」的討論。《寶島一村》於2009年2月赴新加坡濱海劇院參加華藝藝術節演出2場,在當地亦獲得觀眾支持與肯定,當地媒體大篇 幅報導該劇之歷史性意涵,引發當地1950年代華人移民的認同記憶話題。
2009年11月,《寶島一村》於臺北國家戲劇院加演15場,2010年6月國家戲劇院再度加演3場,同年,兩度受到邀請前往大陸地區巡 迴,2011年1月更遠赴千里至美國演出。《寶島一村》走向新加坡、上海、北京、南京、廣州、深圳、東莞、杭州、成都,到過洛杉磯、舊金山,足跡踏遍兩 岸、三地、飛越太平洋……《寶島一村》在臺灣劇場受歡迎的程度,也對臺灣劇場經典再現具有指標性的重要意義。
《寶島一村》各地總演出場次已突破105場,短短兩年半內創造15萬名觀眾,其魅力已經橫掃全球華人世界,是華語劇場罕見的紀錄。而今挾廣大觀眾的加演聲浪,再在高雄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首次舉辦戶外大型公演,勢將再度掀起「寶島熱」話題
這齣取材自臺灣最知名的製作人王偉忠的眷村成長故事,由表演工作坊創意總監賴聲川和王偉忠聯合編劇、導演,以笑淚交替和 辛酸詼諧,呈現眷村三代住民、四個家庭的精彩故事,讓觀眾痛笑飆淚,永誌難忘。《寶島一村》自2008年12月5日於臺北國家戲劇院首演至今,巡迴華人地 區演出77場,引發觀眾熱烈討論與迴響。今年夏天,第三輪登上國家戲劇劇院舞臺,再次轟動加演!
【表演工作坊】要和觀眾一起重溫這一段是生命、更是歷史,既快樂又動人的故事

賴聲川 王偉忠 ⊙ 聯合編劇 導演

特邀演出⊙ 黃仲崑
演員⊙ 郎祖筠、胡婷婷、萬芳、徐堰鈴、劉美鈺、周姮吟、黃小貓、嚴藝文、林佳璇、 屈中恆、劉亮佐、那維勳、韋以丞、時一修、蕭正偉、曾信裕、程守明、陳星合、柯逸華以及馮翊綱、宋少卿
◎劇中「吳將軍」一角將由劉亮佐、黃士偉共同飾演
◎劇中「大毛」一角將由胡婷婷、朱芷瑩共同飾演
這是一個生命故事、歷史故事,也是快樂又動人的故事
初來臺灣時,這群移民的居住空間簡陋而臨時,每家都只有兩、三坪大。緊密相依的聚落裡,夾雜著南腔北調、四川牛肉麵與韭菜餃子爭香的熱鬧景觀;竹籬笆裡外 的族群交會,也漸層上演。 從第一代思鄉、盼回鄉的眷村人,到第二代在臺灣出生、土地認同概念逐漸轉變的「眷村子弟」,兩代人共同型塑出色彩鮮明的生活意象與價值態度;建築、人際互 動、政治行為和生活慣用語,都自成一格。緊密的群聚情感與專屬的生活記憶,更賦予「眷村」二字獨特而傳奇的精神密碼。隨著人口外移與社會變遷,眷村陸續改 建,區域特性也逐漸稀釋,但這半世紀的歷程,不僅是島嶼空前絕後的文化景觀,更是彌足珍貴的族群融合史。 「融合」,絕對是最具臺灣跨時代特色的本土精神。六十年前,竹籬笆裡外的人,靠著這股融合力,共同建構土地認同;二十一世紀的新臺灣人,也正學習用平等尊 重的心態,接納來自東南亞與海峽彼岸的新新移民。
從意外旅程到落地生根的大時代故事
眷村,一種台灣特有的居住區域、生活型態與族群文化。1949到60年代,因應政治環境的動盪,意外渡海而來的戰後新移民,在原本只是暫時落腳的村子落地生根,發展出獨特的文化氛圍。
這齣源於嘉義眷村的時代大戲,取材自台灣最知名的製作人王偉忠的眷村成長故事。為了即時保留眷村史,他全力投入,製作紀錄片、寫書,亦與好友【表演工作坊】藝術總監賴聲川擦撞出合作舞台劇的創意火花,《寶島一村》的概念於焉成形。
這齣結合了表演藝術與影視界雙大師的精采好戲,將呈現眷村三代住民、四個家庭的故事。為發展《寶島一村》,賴聲川導演已廣泛蒐集了許多故事與相關研究,將以笑淚交替和辛酸詼諧,回顧這群五十年代台灣移民的生命歷程;並透過劇場,試圖建立眷村口傳歷史的基礎。
共同推動精緻表演,新加坡濱海藝術中心跨國合作
【表演工作坊】精緻的表演藝術創意,從二十年前就備受海外華人地區矚目,新加坡、香港、美國都紛紛熱情邀演。而新加坡 多年對【表演工作坊】創作尤其積極支持,早在1989年就曾邀請【表演工作坊】演出《這一夜,誰來說相聲?》,是【表演工作坊】第一部出國巡演的作品,與 新加坡堪稱淵源深厚。
2005年起,新加坡濱海藝術中心每年的指標性盛會「華藝節」,亦先後邀請【表演工作坊】演出年度新作,《這一夜,Women說相聲》、《暗戀桃花源2006台灣版》、《如影隨行》,都曾參與過「華藝節」。
全力推動華人表演藝術」的一致目標,讓新加坡濱海藝術中心與表演工作坊默契深厚。今年的《寶島一村》將更進一步,創建 新的合作里程碑。濱海藝術中心將正式加入《寶島一村》製作行列,從以往的邀請單位,成為「聯合製作」單位。對於首次的聯合製作,濱海藝術中心藝術總監納丹 表示很高興能夠有機會再次與【表演工作坊】合作,也期待這部創作會受到亞洲各地觀眾的喜愛。

2011年9月30日 星期五

國軍眷服幹部講習 王明我勉堅忍圖成

國軍眷服幹部講習 王明我勉堅忍圖成  
發稿日期:2011/09/30
   (軍聞社記者蔡宗恆臺北卅日電)國防部今天舉行國軍一00年眷服幹部工作講習,總政戰局代局長王明我中將出席精神講話時,轉達國防部長高華柱對眷服 幹部長年致力眷改,以及服務工作上的肯定和付出,同時也期勉他們以誠摯服務的態度,耐心傾聽眷戶心聲,瞭解各界對改建工程的疑惑與需求,勇於解決窒礙問 題,全力完成眷村改建工作。
     王代局長上午在水源營區對參加講習的眷服幹部實施精神講話,並頒獎表揚趙富盛上校等卅八位執行眷改工作績優人員,對他們戮力執行眷改工作的辛勞與表現,表示肯定與嘉許。
     王代局長指出,眷村改建工作具專業性,並涉及法規事務,每位眷服同仁必須持續增進本職學能,並密切與眷戶、相關單位協調,以計畫性、目標管理的概念持續推 動改建工作,面對管辦事項要以效率快、高品質的處理原則,及時回應民意訴求,解決陳情疑難,用服務熱忱與最大誠意維護眷戶權益。
     王代局長表示,眷服工作應兼顧依法行政與眷戶權益,並以同理心及負責任的態度面對困難,以耐心和熱忱服務眷戶,解決問題,以爭取他們向心與支持。
     眷村改建是一項持續性的工作,王代局長期勉眷服幹部愈到最後階段,更應自我惕厲,以視眷猶親、主動積極、專業熱情的精神與作為,達成眷改任務。
     今天的講習安排「國軍老舊眷村原眷戶土地百分之六十九點三輔助購宅款及眷改基金補助款結報作業」、「國軍眷村土地及房舍收回作業之探討」及「國軍老舊眷村 騰空土地『拆、圍、巡、清』暨國有財產局督訪具體作法」等課程,透過教官詳細解說及意見交流,增進講習人員對眷改工作的專業知能。http://mna.gpwb.gov.tw/MNANew/Internet/NewsDetail.aspx?GUID=62256

圖片摘要
國防部總政戰局代局長王明我中將卅日於

國軍一00年眷服幹部工作講習中,頒獎
表揚眷改工作績優人員。(軍聞社記者蔡宗恆攝)

2011年9月21日 星期三

水交社火燒眷舍 將採現地保存,台南市政府 榮民節表揚活動經費刪除

水交社火燒眷舍 將採現地保存 http://www.cdns.com.tw/20110922/news/ncxw/T90046002011092118111263.htm中華新聞網 記者陳銀全報導
南區水交社眷村文化園區有八棟宿舍,其中還有一棟校級宿舍遭火燒,市立文化資產管理處二十一日表示,已完成該棟房屋清理調查,將採現地保存方式處理。
水交社進行市地重劃,保留八棟宿舍及公園和原水交社自治會等,做為水交社眷村文化園區,原搭起圍籬的水交社重劃區域,已開放通行,但文化園區進度卻仍然停滯。
眷村文化園區內八棟宿舍,至今未見整修,其中一棟,去年還發生火警。雖然市府在外圍架設圍籬,但未來要如何處理,也應儘早規劃。
市立文化資產管理處長林韋旭表示,目前完成該棟房屋完成書、圖,以及火損測繪等工作。考慮以現地保存,保留原樣,再融入現代工法,成為新的主題館。
國防部針對全台眷村文化園區,分為北、中、南、東、外島等五個區域,各選出一、二個點,將編列經費補助。文資處指出,針對文化園區,市府提出約五千萬元的經費補助計畫,仍未獲國防部同意。國防部點頭後,市府將對等編列約二千萬元,整理文化園區公園,經費核定,就可進行
.....(詳情請看中華日報)
2011/09/21 18:11
http://www.cdns.com.tw/ 
 
榮民節補助取消 市府挨批 http://www.cdns.com.tw/20110922/news/nsxw/T90011002011092117362429.htm
 市議員(右起)蔡淑惠、洪玉鳳、陳文科、杜素吟針對「榮民節表揚經費補助款經費不見了」,質疑市府歧視榮民族群。(記者趙傳安攝)
 
中華新聞網 記者姚正玉報導
  過去台南縣政府每年皆編列經費補助榮民服務處辦理優秀榮民表揚,然縣市合併之後,補助被取消。市議員陳文科、洪玉鳳、蔡淑惠,二十一日質疑市長賴清德是否有省籍情結?可以斥資數百萬元辦理鴨肉節活動,卻連區區數十萬元都不給榮民,難道「人不如鴨」。
  陳文科指出,十月卅一日是榮民節,以往台南縣政府社會局都補助榮民服務處舉辦活動,從九十七年度至九十九年度,補助二十五至卅萬不等,但今年預算中卻不見該補助。
  洪玉鳳表示,台南市政府一再強調縣市合併前的福利延續,也一直在強調族群融合,但為何卻將區區的數十萬元的榮民節表揚活動經費刪除,讓人不得不懷疑市府是否歧視榮民族群。
  蔡淑惠說,市府將過去榮民節表揚的專款納入社團補助,格局變小,尤其對這些重視榮譽的榮民伯伯來說很不公平。她並強調,不能因地方是民進黨執政,就抹煞這些榮民伯伯過去對台灣的貢獻,因此她建議往後由市府自行主辦榮民節活動。
  杜素吟指出,榮民福利在縣市合併後遭忽略,會讓市民懷疑升格的意義,過去既有編列相關補助,如今市府更不該忽略。
市府社會局副局長陳榮枝解釋說,該筆補助轉納社團補助,眷村社區若有需要可專案申請,市府也和與榮民服務處聯繫,是否需要補助
.....(詳情請看中華日報)

2011/09/21 17:36
Powered By Blogger